幻灯二

穿着汉服拜月!看外国女生扬州过中秋(外国人穿上汉服的感想)

要说中秋吃月饼,赏月亮,这个习俗,是我们中国人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这样的传统文化,就连外国人也是痴迷得不得了。底下我就来介绍一位来自印度的小姑娘,她到我们扬州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

我叫沈雅,2013年来到中国,现在是苏北人民医院的实习医生。

大学五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在医院会有一年的实习期,当时有很多医院都有实习机会,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苏北医院,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希望来这里学习。

沈雅,来自印度,今年23岁,这是她给自己取得中文名,而英文名叫做Vidya(音同维迪亚)。这段小视频呢,就是她和朋友制作出来,参加这次微视频大赛的,里面记录的全是她在扬州的学习和生活。

沈雅:我选择在扬州学习医学,因为这是一个同事学习西医和中医的好机会,由于现在人们对于针灸和拔罐方法感兴趣,他们的成绩简直太棒了。

所以,这在扬州学习的六年时间,沈雅特别的用功,而且性格阳光的她,在学习妇产科时,与产妇们交流沟通更是亲切,所以老师们对她的平价都很高。

指导老师 孔祥:综合方面都不错,在临床上,她善于提问,勤于动手,在理论学习上,也善于询问,她和中国人处得很好,语言上提高也比较快。漂亮又聪明,学习努力,她不讲话就像扬州人。

确实,你别看她年纪轻轻的,但是骨子里是个很传统的人,在扬州生活的这几年,更是被扬州的传统文化,深深的吸引。只要工作忙歇下来,她总欢喜到扬州的老街上逛逛

沈雅:当我在印度时,我特别喜欢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当我来到中国的时候,我想体验一下中国不同的传统文化。我发现它非常类似于印度节日,和家人一起庆祝,我很高兴能和我的中国朋友一起庆祝,一起吃月饼,一起吃粽子,一起庆祝中秋节。

前几天,沈雅在扬州朋友的介绍下,来到486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区,要拜见一位她久闻大名的人

夏梅珍: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扬州刺绣呢,是属于苏绣,我们江苏啊,有个苏绣。这个是我们扬州的一个,真的,都要没有了哦,这个通草。这是很精细的,学这个没有十年八年功夫学不成的。

夏梅珍老师,是扬州传统文化,特别是中秋拜月习俗这方面的专家了,这边呢,就是她在486里面的汉服饰文化工作室。晓得了沈雅的来意之后,夏老师也很乐意,把扬州的传统文化,与外国友人一起分享

夏梅珍:扬州,有一个说法,叫月亮城。第一届拜月,一直到最后一届拜月,我一共坚持了十三年,都是在外面,所有的人都参加,这样一种公众式的拜月。

中秋拜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祈求美好的愿望得以成真。而夏老师作为扬州拜月仪式的主要传承人,她也划用五年的时间,将“中秋拜月”引入社区和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课堂,使中秋拜月得到传播和弘扬。

女:把手呢,自然地放在前面,对对对,这样呢,如果要行礼的时候,一般地叫起,那就慢慢地,抬起来。

沈雅本身就有舞蹈的底子,所以学起中国的传统礼仪,还就蛮快的,这块,正直中秋月圆,夏老师晚上正巧有场拜月活动呢,她也邀请沈雅一起去感受下子

夏梅珍:我们拜月的时候不要紧张,我们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跟在后面做就行,好。头上再扎一下。

扬州的老巷子,扬州人的本土表演,现场的一切,对沈雅来说,既陌生又充满新意,虽然跟在夏老师后面做动作,还有些小紧张,但却给她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夏梅珍:她对我们这个文化啊,是从心里面想去了解,所以她今天也愿意参加我们这个拜月活动,尽管呢,我们今天做的拜月活动,她还没有做到完美,但是呢已经很好了,从穿服装啊,从了解我们的贡品啊,从我们知道我们这个拜月的意义啊,各方面来说,她学得已经很不错了。

沈雅:我很开心能参与到中秋拜月的活动中国,这是我的荣幸,非常感谢老师,还有这件漂亮的汉服,我爱扬州,我爱扬州人,谢谢

沈雅告诉我们,明年她就要研究生毕业,学成回国了,但是对扬州的这份感情她会珍藏一辈子,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能像她一样,融入到扬州的文化和生活中去

沈雅:在扬州有很多来自我们国家的人,他们没有机会像我一样体验它,我希望我能有一个大的聚会,让更多的外国人体验扬州文化的神秘和乐趣。

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欢迎登录扬帆,进入幸福加频道《外籍人士看扬州》微视频大赛专区,点击观看来自印度的苏北医院实习医生沈雅的参赛作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