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要演绝世大美女了....(周冬雨演的)
羊看到了《千古玦尘》最近要定档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之前在采访中曾说自己演不了大美女的周冬雨,这次角色人设是气场强大的第一美女战神。
原著里对这个角色的描述是:灼灼璞玉,静世芳华——一位尊贵典雅的绝世美女。
你们觉得她的造型hold住这个称号了吗?
毕竟正剧还没有播出,现在定论还为时过早,不过近些年的古装剧制作,确实越来越粗糙了。
不少人都吐槽,为什么以前的古装剧看起来那么有古典feel,而现在的古装剧看着就很批量化,那些绝世美女看起来也很流水线生产。
以前的古装剧在服化细节上比较考究,塑造角色更注重内在气质和外在细节相结合,每张脸都是性格鲜明的存在。
除了特殊的人设外,男性角色比较硬,女性角色也比较柔美,而现在很多古装角色,都有点雌雄难辨。
现在的古装剧从服化到人物气质都充满现代感,造型看起来也很批量化生产,很可能同一部剧中女性的造型雷同,甚至男女的造型都十分相似。
婉转的美人气质
羊觉得现在的古装剧很多禁不住推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角色塑造时缺少文化认知里的那种古人气质。
什么是古人气质?
不管从文物古迹还是从流传下来描绘美人的诗句来看,古代的美人都充满柔弱婉转的气质。
有形上:螓首蛾眉、明眸流,鬓发如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古时的美女有洁白丰满的额头,不追求大眼睛双眼皮,但眉目含水,满头乌黑的头发,皮肤姣好,手洁白柔嫩。
古代美人复原图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从无形的写意上,古代的美人有如花之貌,体态柔弱似柳,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管是写实还是写意,都能看出来古代的美人气质充满柔弱和书香气,这种感觉在早期的一些影视剧中还能找到一些。
比如西施和林黛玉,都是有点病娇感的美人。
芙蓉洁脂绿云鬓,眼波橫处皆多情;
这句是写意的描写西施皮肤白皙,脸上未有过多的装饰,眼波流转含水的神态。
蒋勤勤版西施还是比较还原的,状态虽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弱不禁风,但每一帧都有小女子的娇弱感。
羊看了一下,这个西施版本的导演是杨洁,看看她在西游记里的美人情感拿捏,都是那种很长的眼神戏。
都是西施的人设,颖儿这个娇羞的气质放到现代剧里也毫不违和,就突然没了内味儿。
而现在的剧中再出现这种表达的时候,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把这两个剧情换上现代装感觉也没啥不妥,但是把前面西施和女儿国国王的气质换成现代戏,是不是就会很违和?
其实羊觉得以前的古装之所以更有感觉,好像她们在表达动作会放缓,肢体也更软,钝感强显得更温柔,而现在古装剧感觉都很急。
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气质,那时的眼神里有“暗送秋波”~
有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
而现在的气质里总是缺少点劲儿,可能是主流审美的幼、调皮的气质冲淡了古典大方的感觉。
现在古装戏里的舞女也没有了那种纤细柔软的感觉,像不像是打戏。
还有这种完全不懂中国的文化,靠扮相来撑剧的~
让羊觉得更滑稽的是,有很多剧角色表现的是演员性格,而非角色原著的本身,到底是流量时代,人物性格可以根据演员的热度塑造!
简而言之,以前的古装剧比较注重人物那种古气古香气质的刻画,而现在的古装剧,从服化到气质,都充满了现代感。
可能很多人说要与时俱进之类的话,羊还是觉得既然要拍古装,那起码也要尊重一下古人的感受吧,毕竟她们并没有赶上这个时代,所以只能停留在书上描述的气质不是吗?
性格丰富的造型服化
我们怀念的古装,是展现古典美的服化道镶嵌在剧情里,体现在人物个性上。
现在的一些美人服化好看,但角色会让人很跳戏,而且同质化的造型,看起来很流水线,没有辨识度。
古装剧一般是两类,一类是仙侠剧,另一类是历史剧,仙侠剧基本没有历史依据的,在人物服化上也不会突出年代感。
历史剧一般还会有朝代年份作为依据,当然了大部分的剧都没有尊重事实,但在服化上还是有可以考究的点。
羊之前说,早期古典脸是以面部关系含蓄、整体突出线条美和颜色美为主导。
早期的古典妆容比较注重面部的和谐性,面部圆润饱满,骨包肉、轮廓流畅没有明显的棱角,侧颜的大小弧线有弧度但不锋利,五官高度是融在整体面部的。
而且那时的角色比较注重个性刻画,会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身份,同一部剧中人物的造型都不同,不会给人模板化的感觉。
丫鬟和小姐,小姐和小姐表现的方式都是不同的。
刘晓庆版的《武则天》在剧里有14种发型、52套服装,从少女到女皇,每个身份的变化都会配上不同的造型,来显示人物气质和处境的变化,并且这种造型的变化还都是有史可依的~
比如把34岁的刘晓庆打扮成14岁的少女,参考了敦煌壁画的双丫鬓少女。
剧中她从青涩气场强大的角色变化,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和造型来表达气质。
并且剧中的其他人物也各有千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性格~
还有滤镜教科书的《大明宫词》,剧中人物的造型、妆容、身材气质都很鲜明,表现的层次十分丰富~
而现在的古装剧,妆容和动态都太现代,大平眉、假睫毛、网红脸,有一段时间古装戏还会戴美瞳。
动起来也缺少那种柔美的态,这种态的塑造以前是整个剧组的角色哦,现在的剧真的很难望其项背了吧~
有的古装剧中出现同一部剧女演员们的造型都一样,除了脸还能有点差异,发型大同小异,服造上很少体现人物性格和身份。(伴娘头的既视感)
甚至男女角色的造型都是一样的...
还有的妆面造型很现代,有时候都感觉是在拍大片,让人很容易跳戏。
如果说以前的古装角色可以还原一副古画~
那现在的古装,可能会还原一部科幻大片。
羊觉得这种变化主要是拍摄和打磨剧本的时间太少吧,现在一部剧3/4个月就拍完了,能拍一年多的已经很值得称赞了。
很多场景都是靠后期抠图抠出来的,连实景拍摄都没有,更别提能在服道化上有多少时间来用心了。
近几年比较造型上不雷同的还数《甄嬛传》了,在主角的身份变化上,以及后宫众多女性的刻画都比较用心。
古韵的台词和旁白
除了人物气质和服造的外在表现,羊觉得现在的古装剧台词、内容表现了比较快的节奏感,剧中很少出现诗词歌赋或者文言的情节。
比如才子的人设只在弹幕上写这个人的名字,告诉大家她叫某某,是个才女,但剧情里很少会展示这个才女很有才情的一面。
虽然《还珠格格》的故事很杜撰,但里面有很多作诗和对对子的剧情,让人觉得还是有点文化的。
说到古装剧里的才情,羊不得不说87版《红楼梦》,除了在人物外貌的描写还原,原著中的很多诗句,在剧中都表现了出来。
比如王熙凤出场时,对她的描述是“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长镜头感觉把整句描述都表达了出来...
宝黛初遇时,原著中描写两个人纠葛的诗剧,加在了旁白里。
林黛玉很多的场景,旁白和人物情绪融合的都很好,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
探春远嫁的剧情里一句话未说,但用诗句把她命运交代的一清二楚,这种情感用古文表现出来显得更加凄婉。
现在大部分的古装剧,已经把这些古文的部分都完全去掉了,甚至一些网络用语都出现在了台词里。
虽说古人也不会完全用之乎者也来日常对话,但白话文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普及,演古人的戏里全部用大白话替代,是不是也不太合适。
所以《司藤》在剧里还会念几句诗,给她的民国小姐人设加分!
也许很多以前的剧情也并不是特别好,但至少能让人感觉比较认真再塑造角色。
现在的古装剧像现在的生活一样,都很快节奏,太多我们印象里边的古人神韵都表达不出来。
尤其是互联网的流量经济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快速的赚钱方式,在利益最大化面前,对于塑造和打磨角色,确实少了很多时间和耐心。
对于我们观众而言,也少了很多观影的快感~
好的东西是需要沉淀的,无论是市场、资本还是每一个观众,都应该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