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中国文化输出到全世界?(中国文化输出例子)
最近,大家都在说“文化输出”。
我就看到ins上一篇10万+的文章,“90后汉服美女弹古筝,在国外爆火,外国人惊呼:中国传统文化真美!”一名中国90后姑娘在国外火了,她身穿一袭红色汉服,头戴古钗在异国他乡的街头,用古筝弹奏了一曲又一曲动人乐章。
汉服、古钗、古筝,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音乐学院的研究生,继李子柒做手工之后,网友们又齐整地喊出了“文化输出”。
于是,我有点困惑了,什么才算是“文化输出”?
我们先从事件发生地开始,法国,是世界第一大旅游国,也是华人的不可或缺的旅游目的地,前往法国波尔多的华人,更是如过江之鲫。
那么,华人给法国带来了什么?法国人在华人身上,到底看到是什么?只有钱吗?华人还是留着辫子吗?
一个在YouTube上走红,却被央视实名表扬的李子柒,
法国人,又给出满分,“她展现出质朴快乐的乡村生并传递了正能量,她的视频让我感到解压、舒适、放松。她拍摄的场景非常美。”
法国人总能在中国人身上,发现美。
而且,不少国人也纷纷附和,连国家平台都没有做到的事,
在李子柒等人的身上,成为流量旋涡,但这就是所谓的“文化输出”吗?
坊间,对文化输出有一定的解释,
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具有自己国家和地方色彩的文化内容,传播到各地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概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
关键词,是各种各样,但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了吗?
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文化输出者,陈凯歌、张艺谋等人,他们的电影里,呈现是怎样的中国?后继者贾樟柯、娄烨,又在讲述怎样的中国?
但是,中国是这样的吗?
再看莫言的获奖书《丰乳肥臀》,只要看过的读者都知道,
这是一本从清末一直批判到改革开放的书,一开始连莫言自己都很意外,为什么是自己得奖,这里面没有西方世界的一点恶意和阴谋吗?
是的,他们要么带有偏见性的批判,
要么只呈现中国落后的一面,这就是一直没有改变的套路。
我们还需要为此,欢欣鼓舞吗?
在这个时代,真正实现了“各种各样”呈现中国文化的可能,
并有更多载体、渠道及平台,加速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让世界看到立体的中国,并因此真正爱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