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夏日清流,汉服美女演绎复古国风(汉服美女模特)

今日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炎热天气,一群着汉服的美女在厦门白鹭洲广场演绎一股复古清流。

灼热的阳光下,想想古时的人们裹着这样的衣衫如何度日。时光穿梭到今日,这一复古风竟然又劲吹大地。在一些景区甚或街巷常常能看过着汉服古装的人招摇过市,引来路人注目。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学者说,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与同时期西方的服装对比,汉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异性。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

汉服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

汉服传承了四千多年,它区别于其他民族,体现汉族礼仪风俗、审美品格、思想哲学等文化内涵,并彰显华夏民族认同精神的服饰体系。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身边出现恢复汉服传统的新趋势,汉服又开始进入现实社会,各地的汉服活动层出不穷。有汉服爱好者建立网站,昭示天下;也有人在网上流传汉服设计,并建议教育部统一使用汉服做学位服。有人将此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

穿汉服被一些人称为寻回失落的文明。

汉服本身虽然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少数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小部分特征。

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

汉服是汉族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冠礼和婚礼是嘉礼的核心。

一个个裙袖飘逸的“古代”美女深情款款地走来,迈着碎步,伸出纤纤玉指,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梦境中。

近年来汉服日渐兴起,走在街上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汉服少男少女,确实给街头多了一些独特的风景。这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虽然现在穿起来确实有些不方便,但是真的能够让我们体验到那个时代的感觉。这就是汉服文化给我们带来的自信。

汉服文化的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汉服得以发展的土壤。

如何看待汉服兴起,它能成为时尚,见仁见智,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