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鹤唳华亭》中,女主陆文昔身上绑绳,隐藏了中国汉服的变迁历史(鹤唳华亭陆文昔为什么不说出身份)

热播剧《鹤唳华亭》终于迎来了大结局,或者说的更准确些,是没有结局的结局。与小说大悲惨的收尾不同,电视剧略带悬念是收场,反而有些恰到好处。再次回顾《鹤唳华亭》,剧中女主陆文昔的装扮,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在女主居家收拾晾晒书籍时,特意在汉服外捆了一圈绳子,如下图:

原本宽松的汉服,绑了绳子后倒是很显身材,不懂得人或许还以为这是什么特殊癖好。但实际上这是古人为了方便劳作而采用的装扮,而且不仅在日常劳动中会如此,运动中也会在汉服外围加上捆绑用的束带,比如同样是以宋朝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女主盛明兰和他的哥哥在打马球时,便在汉服外有这样的装扮,如下图。

那么为何宋朝时这种打扮还很流行,到了明清,尤其是清朝以后就很少见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汉服变迁的话题。

丝麻虽好,却不得不层层叠,只因透气好

中国有着数千年种桑养蚕的历史,丝绸因此成为古人主要的衣料来源,不过在古人的实际生活中,一般只有较为富裕的人才有能力穿戴丝绸,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对于普通老百姓往往只能穿戴由植物纤维加工的麻衣。

丝绸和麻衣的特点是透气性都比较好,其中丝绸比较薄,只穿一层并不怎么保暖,冷风一吹就透了,所以我们会发现古人所穿着的汉服,往往是一层套一层,一次要穿很多层,后来还形成了一种礼制,其实古人的初衷只是为了保暖而已。

富人可以通过多穿几层丝绸来保暖,穷人却只能穿麻,而麻的纤维要比丝绸还要粗,这意味麻布衣服更加容易透风不保暖,所以在古代,冬天冻死个穷苦百姓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

为了保暖汉服除了增加衣服的层数外,在设计上动了很多脑筋,比如将外衣设计成宽大的袍子,甚至要紧贴地面罩住双腿,这样的设计虽然会有行动不便的麻烦,却会让穿着的人更暖和。由此来看古人在暖和与美丽“冻人”之间,毫不犹豫的选了前者。

宽大的袍子会在外衣和贴身衣物间形成一个空气隔离层,可以充分减缓身体热量的散失,包住双腿紧贴地面的设计又可以阻止外部的冷空气从脚底进入。但这样的设计往往只适合日常起居,真要干活做运动就很碍事,于是为了解决汉服带来的行动不便的麻烦,古人便在日常劳动的过程中,在身上绑上几条束带,用以方便身体活动。

从这点看,我们就会理解很多古代衣物的设计的初衷,原来古人也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设计的衣服是不仅会考虑美观,还会考虑其实用性。

汉服设计为保暖,最后还是要靠裘皮撑场面

不过光凭这两点设计上的技巧,远远不足以抵挡北方的寒风,为此古人在保暖上又添加了此物——裘。裘是对动物皮毛制作的衣物的统称,因皮毛保暖性以及美观程度不同,人们将不同动物的皮毛制作的裘分三六九等,最优质的便是紫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貂皮大衣,其次是狐狸皮等等。

貂皮和狐狸皮往往是富人们的最爱,至于平民百姓,就只能穿一些狗皮、羊皮等较为廉价裘衣,也就是我们过去常用来形容百姓穿戴的狗皮帽子、羊皮大衣。所以内穿丝绸或麻衣,外裹一层裘衣,是古人过冬的经典搭配。以至于到了近代,流行的东北三宝也是人参、貂皮和鹿茸,可见人们对貂皮的需求量一直未曾下降。

改变人们对裘皮的依赖是棉花

棉花在中国的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但在前期仅局限于广西、云南等地区,由于产量有限,棉花只是古代权贵才有资格享受的奢侈品。

直到宋末元初,棉纺织技术才逐渐被黄道婆(1245年—1330年,见注释2)推广起来。紧接着在明朝初年,朱元璋(1328年-1398年)又通过皇帝的圣旨,强行要求全国农民在种植粮食的同时,还要种植棉花在内的经济作物。从此,让棉花价格大降,并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经过技术和原料的更新换代,到了清朝,汉服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原本宽大的汉服变得越来越修身了,尤其是后来在民国时期大为流行的旗袍,更是将人的曲线勾勒的淋漓尽致。而这要是在古代,估计早就把自己冻死了。

人们之所以敢这样大胆的采用修身的设计,是因为如果将棉花嵌入丝织物内里,棉花的纤维结构会让其动物皮毛一样,产生相似的保暖作用。清朝八旗的铠甲恰好也印证的这点,如上图这副制清军铠甲(又称棉甲),其制作过程是先将棉花打湿,拍打成薄片,再将多张这样的薄片裹在铁甲两面,用铜钉固定。

这样制作出来的棉甲,不但有很好的防御性能,还拥有极好的保暖作用。这让八旗劲旅在明末清初的战场上可以纵横驰骋,即使到了寒冬也可以不畏严寒的冲锋陷阵。

所以正是棉花的普及改变了近代汉服的设计特点,想一想还真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

注释1:紫貂的皮毛称为貂皮,由其制作的外套被称为貂皮大衣,多见于中国东北地区,并且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东北三宝”。

注释2: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清代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