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丝袜配长裙?你不可不知的汉服往事(穿丝袜搭配什么衣服好看)

最近,江苏某市民政局拒绝了一对情侣提交的结婚登记照片,原因是他们拍照的着装是汉服,而汉服被认为是奇装异服,此事引起网络热议,我们今天就藉着这个由头,说说汉服在古代的沿革,以及近几年来汉服复兴的深层文化背景。

我们知道,汉族的前身被称为华夏,华字的原意就是盛开的花朵,夏字的原意是茂盛的样子;华夏的二字合起来,就是好看的人儿扎堆的民族。这好看,主要指的就是衣服。因为华夏民族是最早掌握养蚕缫丝技术的古代族群,精致轻盈的丝绸成了华夏民族的象征,以区别于当时仍然披着兽皮到处跑的夷狄之邦,其辨识度还是相当高的。就这样,颇具特色华夏衣冠,就成了华夏民族的象征,甚至成了文明与野蛮的分野。

孔子夸赞管仲保护了华夏文明,击退了夷狄的进攻,原文是“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衣冠代表文明

我们现在所说的汉服,其源头则是3000多年前的周礼。那时候周作为一个弱小的农业部落,以不讲武德的偷袭形式夺取了商朝的统治地位。他们亟需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来稳定局面,巩固胜利果实。所以,当时的周朝实际统治者周公旦便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礼法,以期达到上述目的,礼法,是一种很特殊的制度体系,它不仅规定了某人不能做什么,它还规定了某人处在某种地位时可以享受的待遇,礼法将人按照血缘的亲疏,辈分的高低,分成各种等级,每个等级有相应的生活待遇。其中,穿衣服就是这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此项制度,贵族与平民、奴隶有严格的区别,而就衣服来说,其体系最复杂,做工最考究者,也是贵族的衣冠。今天国人所言的汉服,其实就是当时贵族服饰的延续。

那么,当时贵族服装的核心设计理念是什么呢?就是一句话:严格区别于劳动人民的着装,越不方便干活越好。这是因为,贵族要想确立对民众的统治权,就得时时处处做有别于民众的事情,当然不能下地干活,甚至要坚决远离一切体力劳动,时刻保持造型的优雅,这样才能让人民产生敬畏,服从权威。

为此,贵族的衣服被设计成了极其复杂的“上衣下裳”制度。由内而外依次是:“襦”、“绔”、“衣”、“裳”、“袜”、“履”、“冠”、“冕”等诸多部件。其中“衣裳”和“冠冕”又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以至于后世形成了固定的词汇用法,衣裳成了所有服装的统称。

上衣下裳

上衣下裳,其实就是上衣下裙,你没听错,中国古代贵族男子是穿裙子的,因为当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裤子,当时的裤子是一种类似于现代丝袜的“无裆腿衣”,穿上这种无裆裤,敏感部位其实是可以一览无余的,所以,必须围上长至脚面的围裙,才能避免走光。而贵族们在成年后,就要戴很重很高的冠冕,天子、诸侯、大夫这些高级贵族还要在冠上加冕,冕包括“延”、“充耳”、和“旒”,就是大家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的大搓板儿和算盘珠子,穿上这身行头,别说体力劳动了,就算走路都费劲。彻底和平民隔绝了。

冠冕

但是,贵族也不是完全没有体力活动,虽然这帮寄生虫干啥啥不行,但是人家破坏第一名啊;人家贵族的唯一体力活动,就是打仗啊。当时华夏诸侯国间的战争以车战为主,指战员站在车上,挥戈相向。这种战争形势下,上衣下裳的服装样式还不太妨碍战斗的进行。但是,当这帮破坏小能手厌倦了同族间的打斗,要去草原荒漠上去耍耍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战车完全不是草原骑兵的对手,战车速度比不上骑兵,还笨重,华夏贵族们于是想要学着骑马,却着实尴尬了一番,想想,外面裙子里面丝袜,还不穿内裤,骑在马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走光就不说了,关键是,疼啊。

所以,第一个挑战华夏服装样式的大佬出现了,他就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赵国的地盘紧邻草原,经常和草原民族互相伤害,裙子丝袜无内裤的操作让赵国损失惨重。赵武灵王决定彻底改变这一切。一次早朝,赵王以一身胡服莅临会场,并且强行命令所有的军政要员全部穿着胡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

胡服骑射

胡服,就是开叉的长袍,死裆裤,紧窄的袖口,腰间束带,紧趁利索的服装。有了胡服,才有骑射。赵国才能强大。而赵国可能无法想象,它所开启的,是一道闸门,当这道闸门打开,华夏民族的服饰,就不可逆转的开启了“胡化”之路。

此后,历经秦汉更替,汉魏相交,华夏族成了汉族,到了南北朝之际,随着民族大融合地完成,隋唐两个王朝相继建立,这两个王朝身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胡人印记,表现在服饰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上衣下裳的全面废弃,取而代之以上下一体的圆领窄袖袍服,裤子不再是丝袜了,变成了死裆裤,脚下则不再穿翘头履,而改穿更易骑射的靴子。脑袋上不见了高高的冠冕,代之以实用,大方的幞头。放一张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对比图,自己体会吧。

汉武帝刘彻(左) 唐太宗李世民(右)

此后,华夏民族的服饰文化,就在胡化的路上一去不返,到了元明时期,中原人民早已忘记了上衣下裳的古制。衣裳一词也有了不同的含义,成了一切服饰的代名词。

这就是华夏服饰沿革的第一条线索——不断胡化。

华夏服饰文化的演变,第二条线索,是不断地平民化。

所谓的平民化,乃是不断地删繁就简,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一种上下连体的大衣,就是深衣,这是一种“大氅”。它打破了上衣下裳的格局,脱离了穿衣服的繁复步骤,其实,现今的大部分男式“汉服”,其来源大多都是这种上下一体的“深衣”。

深衣,打破了上衣下裳的设计习俗

服装的变化也伴随着头饰的变化,从前的那种峨冠博带被头巾取代。所谓“羽扇纶巾”,这就是汉魏之际贵族对于平民服饰的模仿。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官方经学衰落,曾经钻研经学的士族子弟精神空虚,纷纷抛弃陈腐的经学,转而从别的地方寻求精神的慰藉。此风表现在服饰上,则表现为对平民服饰的模仿。世家大族子弟们纷纷放弃汉代的峨冠博带,华章美服,转而去学习平民佩戴头巾。中国古代习俗,贵族男子成年需要加冠,而平民男子成年要“裹头”,所谓“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白发还戍边”。而现在,贵族男子也放弃了高耸入云的冠冕,带起了四角小方巾,这种方巾,后两角前扎,前两角后扎,随着古人发髻的形状,在后脑处自然凸起,后扎的两角自然垂下,在脑后形成两翼。这就是后世“幞头”的由来。而这种一开始稍显标新立异的头饰,却在后世不断发展,人们在头巾里撑上竹条,在后垂的两角里加入铁丝。让这种黑色头巾更加立体有型,最终形成了延续唐宋元明的官员标配——乌纱帽。

一个明代官员,在穿着常服戴乌纱帽时,也许不会想到,现今这种代表身份地位的乌纱帽,其来源却是汉魏时期某些纨绔子弟用来装扮平民的cosplay道具。其前身,只是一块普通的头巾。

唐代头巾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乌纱帽”

汉服控们最念念不忘的历史记忆,就是清朝初年的“剃发易服”事件。的确,这是罪恶的,它中断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衣冠文物。但是,不要忘了,华夏衣冠制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上衣下裳”到一体深衣、从交领到圆领、从无裆裤到死裆裤、再从翘头履变为长筒靴。其实质内涵,就是明显的胡化。朝着更加方便实用的方向发展。

服饰发展的另一趋势,则是不断地平民化。西周时期,服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把贵族与体力劳动严格的隔离开来。而随着科举制的盛行,贵族社会终结,古代社会不可逆转的走向了平民化。此时,大量的出身平民的官员开始登上朝堂。在他们看来,适当的体力劳动不仅不丢人,还是一种雅致生活的体现。比如苏轼钻研美食,陶渊明玩儿种地。这就要求上层社会的服饰需要吸收平民服饰的元素。形成崭新的服装样式。

总而言之,华夏服饰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两条线索是极其明显的:第一是“胡化”,就是对游牧民族服饰的吸收,这一部分直接促成了隋唐时期军事实力达到顶峰,骑兵远达中亚地区(毕竟你无法想象一群穿着裙子和丝袜的老爷们儿在马上狂奔,而且没有裤裆,啧啧,那该有多疼啊)。

羽扇纶巾

第二种趋势,就是“平民化”,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幞头的出现和发展。这一部分,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取向,让士大夫阶层也有限地参与一点体力劳动,至少可以欣赏体力劳动。让庶民的奋斗,变得更有意义。

服饰的胡化,促使了中国古代军事的进步,服饰的平民化,促使了士大夫文化的进步。

由幞头演变而来的乌纱帽

至于今日的所谓“汉服复兴运动”,这其实是多元社会中某一个群体的诉求,被网络放大的结果。这个群体的人员组成,有的是真的喜爱中国传统服饰,而另一些人,则完全是追求一种文化优越感,就像有些人,别人都听流行音乐,他偏要听个古典音乐,即使他根本听不懂,也要想办法爬到鄙视链的顶端。藉着一身汉服,彰显自己的“高尚品位”。这种心态,不仅是对华夏服饰文化发展趋势的无知,更是对自身所处时代的无知。我们的时代,不需要孤芳自赏的精神贵族,我们需要的是踏实肯干,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平凡之人。他们可能不够高雅,但是他们的色彩,才是我们最靓丽的风景。

其实我也挺喜欢汉元素服装的,不装高雅,单纯喜欢,就像喜欢任何有质感的设计一样。我们穿汉服,就像穿T恤一样自然。毕竟,这世界上并不存在地位的高低,只有情趣的美丑。郭德纲说得好:喝咖啡吃大蒜,秋水长天一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