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唐朝汉服】| 国家宝藏佟丽娅,穿越回唐朝!(唐朝汉服长什么样)

国家宝藏第二季第六期中,三尊木俑绫罗锦绢成衣,彩色长裙拂地,历经千年时光,仍旧鲜艳如新,再现了初唐时代的流行风尚。佟丽娅倾情扮演,穿着汉服真情流露。向我们展现了张氏家族作为一代豪门的兴衰变迁。这一期的《国家宝藏》,也是将木俑背后的服饰文化,也讲了一遍,让我们一窥唐时代的风采。

由隋入唐(618-907),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之景,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图1 唐·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裙、衫、帔是唐代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贫富与否,这三个基本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衫”的样式随着年代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流行趋势。初唐时期窄袖衫流行,形象也以清瘦为主,唐代各种文献中就有“红衫窄裹小撷臂”、“香衫窄袖裁”等描述;中晚唐时期开始往丰满宽大的风格发展,袖宽可达四尺,常是宫廷贵妇出席重要公开礼仪活动时的穿着。上身着“衫”,下身则穿“裙”。

图2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初基本沿袭隋朝妇女穿着,短衫长裙,裙腰系得很高,通常在腰部以上,甚至系于腋下(现在我们所说的高腰襦裙、齐胸襦裙,当时并未有此种叫法),显得裙子很长。由于古代的布帛幅面较窄,缝制裙子要用好几副布帛拼接在一起。在提倡简约的前提下,女式襦裙不超过五幅。华贵一些的襦裙则用到七八幅。

图3 壁画中的大袖襦装

唐朝妇女大多喜爱色彩鲜艳浓烈的裙子,在裙、衫之外,唐朝妇女都穿戴“帔”。唐代的帔帛常用轻透的纱、罗制成,其上印花纹或加泥金银绘画,十分美观。中晚唐帔子装饰越发华丽,除印花、泥金之外,还有刺绣、彩绘、晕裥等多种装饰工艺。晚唐还有“礼巾”、“令巾”等同属帔子类服饰。

图4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除上述基础服饰之外,半臂短袖上衣在唐初期也比较流行,据孙机先生考证,“半臂”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隋朝开始流行,唐代男女均会穿半臂,不过半臂只在唐朝前期比较流行,唐中后期日益减少。汉晋时期的“襦”(短外衣)在唐朝也有了盛装化的发展。据唐代文献中记载,宫人礼装、舞女装等华丽的大袖上衣多冠以“大袖”之称,民间隆重的盛装也用“襦”,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便将婚服称之为襦,不过“襦”除了大袖的特点之外,领口样式、穿法都与衫没有很大区别。

图5 唐朝服饰发展简画

汉服的发展史上,几乎每个朝代的服饰着装都讲究场合礼仪,唐朝也不例外,甚至更加重视。在当时,穿着不得体是会被嘲笑的。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的“红颜易老白发新...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讲述的就是一个入宫后备受冷落直至孤独老去的宫女,因为缺少与外界的来往,还穿着入宫时的衣服,却不知十几年过去,衣服早已经过时了,别人看到不嘲笑才怪。

图6 唐朝妆容发型图

不仅是衣着,唐朝的妇女对发型、妆容也很讲究,光是发髻就有“坠马髻、倭坠髻、花髻、鹦鹉髻”等十多中,发髻高耸,发饰繁多,琳琅满目。唐朝女子最喜红妆,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等等。化妆的程序跟现代彩妆也不承多让: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涂唇脂。其中的一种红妆,只染红颧骨部位,形成两块红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后来被日本学习了去,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日本艺伎妆。这也说明了大唐盛世时的包容、自由、平等和昌盛。

参考资料

1. 宋祁、欧阳修等编著《新唐书·车服志》

2.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3. 周昉《簪花仕女图》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