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穿汉服的女性,可不可以不美丽?(穿汉服的女生)

前段时间花朝节,各地公园开放游玩,有不少公园发布公告鼓励大家穿汉服出行,这自然是值得赞赏的事。

但是,或许鲜有人关注到部分公园的公告中这一细节:

图源:@花都文旅

不论男女老少,公告皆鼓励其穿汉服出行,却唯独硬性要求女性化淡妆。

图源:@老贾播报

同样,此处也要求女性穿汉服的同时需要妆造完整。

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穿汉服的女性,必须妆造完整,必须装扮成古人,必须美如神妃仙子,从而符合大众对“古典美人”的想象。

图源:《洛神赋图》 [晋]顾恺之 图源:《洛神赋图》 [晋]顾恺之

再来看看这几张图:

图源:抖音某网友视频评论区

抖音上一位女士分享自己穿汉服出行的照片,评论中却常有网友出言讽刺该女士的外貌,被点赞到热评。

甚至有些评论暗含她不配穿汉服之意。

有许多人或许并非不知道、不了解汉服,也未必不想参与汉服复兴,但是却因为对自身外形不自信,不敢穿上汉服,最终望而却步。

而在这其中,女性的容貌焦虑格外严重。

对此,阿罗不禁要问:

女性身材不好、其貌不扬,甚至只是近视眼,有没有穿汉服的权利?

女性穿上汉服,有没有不化妆的权利?

穿汉服的女性,可不可以不美丽?

历朝历代中女性之“美”

讨论这个话题,首先让我们看看历朝历代女性审美的发展变化。

甲骨文“妆”字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妆”字,左边是一张竖起来的“床”之象形,右边则是“女”的象形,意思是女人起床后便要梳妆。可见,商代已有梳妆习俗。

周人尚礼、尚文,人们认为只有在具备内在美的前提下,外在美才是值得欣赏和赞美的。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月出》

《诗经》中所歌咏的中原女性,情态重于容貌,风神重于妆容,基本是素脸朝天,追求清新自然的天趣之美。

秦朝为彩妆之始,当时秦代宫妃的妆容以浓艳为美。但是人民生活在残酷的压迫之下,劳动妇女无暇顾及化妆。

图源:西汉彩绘女陶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汉代女性的妆容审美,从汉初“黄老之学”影响下的简约素朴、大气磅礴,到西汉后期又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而转向追求娇弱纤柔、恭顺曲从。同时,由于南楚文化对汉代文化艺术的影响,汉代女性审美中又始终伴随着一种充满原始生命力的浪漫与活力。

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男子们不仅自己爱美,“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也影响了此时代的女性审美,使得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女性也呈现出一种充满神仙气的超脱与自在之美,妆容无所禁忌又轻盈飘逸。

图源:唐代《弈棋仕女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唐朝妆容发展迎来了全盛时期,就总体而言,唐代女性不仅偏爱浓妆、眉心靠拢,而且同时佩画多种面饰,唐代妆容文化的最大特点为绚烂与奇诡。

图源:《宋钦宗皇后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自两宋开始,中国女性的妆容审美再度回归淡雅,重回两汉时期的简约素朴,首饰头面却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

图源:《明孝恭皇后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的等级森严在女性妆容服饰上得到体现。命妇们的头饰繁缛,而妆容极尽简化,以端庄典雅、轻描淡写为主流。

但明中期以后,富家大贾不再囿于礼制的约束,开始追求“绮靡之服,金珠之饰”。

清代,随着汉服的逐渐断代,女性的服饰妆容总体上呈现满汉交融、走向西化的特征。

如何定义“美”?

那种认为你应该永远努力变得更瘦、更漂亮,不再留“多余毛发”的想法,以及所有让你分散注意力的耗资耗时的想法,实际上都是为了避免让你对父权制构成威胁。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以上这段话,作者是针对20世纪初西方女性逐渐获得独立,导致对女性要求“瘦”的审美风尚以及回归家庭思潮这一现象提出的观点。

这段话的背景和我国古代有所不同,但亦有相通之处。

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古代形成父权社会的格局以维持社会运转,女性依附于父权、夫权之上,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因此必须修饰容貌取悦丈夫。

有无数诗词形容女性的美:

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洛神赋》

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

虽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

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

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栖中。

履高疑上砌,裾开持畏风。

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

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

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

非怜浦江佩,差使空闺空。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

在古画中,女性常常呈现出含胸、低头的姿态:

图源:《汉宫春晓图》(局部) [明]仇英

但随着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生产力水平得到巨大提升,女性也逐步获得独立地位,逐步实现男女平等。

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今天,对女性“美”的定义权,应当掌握在女性自己手中,这是新时代的“美”、21世纪的“美”。

当代大众的审美倾向,应当是自信的、宽容的、多元的。

图源:汉服短片《做自己的主角》

回到前文,一些网友对穿汉服的女生进行外貌攻击的行为,不仅是因为素养不高,也是对“美”的认识过于狭隘的体现。

当然,阿罗在这里并不是要否定、推翻古代中的女性“美”的观念。

事实上,古代女性审美背后存在它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逻辑,是当时大众心理的重要写照,也是东方美学领域的文化宝藏。

图源:汉服短片《做自己的主角》

但是,毕竟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汉服复兴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寻求的,是当代文明与传统服饰文化之间的兼容性,使汉服融入日常,使古典审美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图源:汉服短片《做自己的主角》

穿汉服的“资格”?

最后,让我们回到“汉服”最基本的定义: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试想一下,你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好看/身材差/没化妆而不敢穿卫衣T恤牛仔裤吗?

其他民族的同胞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够“美”而将民族服饰束之高阁吗?

同样,古人为容貌焦虑而不穿汉服,那更是不可想象的事。

那为什么唯独今天的我们面对汉服时,会踌躇不前呢?

作为民族传统服饰,汉服需要我们的尊重与重视。

认为汉服只有外形优越、妆造精致的人才配得上穿,其他人不配穿的想法,看似将汉服的地位放得很高,实际上是把汉服当作把玩、凝视的对象,忽视了汉服的文化意蕴,矮化了我们的传统服饰。

正是因为汉服是传统服饰,便不应该有什么外貌上配与不配的讨论,只要对汉服文化心怀敬重,只要愿意参与到汉服复兴中,每一个人都有资格穿汉服。

参考文献:

[1] 李芽、陈诗宇.中国妆容之美.[M].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

[2] 塔比·杰克逊·吉、弗雷亚·罗斯.女性主义有什么用?.[M].译林出版社.201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