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95后中国姑娘蒙着面纱,凭一台古筝惊艳法国街头(中国姑娘法国演奏古筝)

法国波尔多大剧院前的广场外人来人往,很多街头艺术家会选择在这里进行表演。

这天,广场上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聚在一起,围观蒙着面纱的中国女孩弹琴。

一台古筝,一身汉服,像极了古典小说里的形象。她看起来与周围的一切迥异,但手指间的琴弦声却重塑了人群的秩序。

无论是古典音乐中的高山流水,民族风情的《赛马》,武侠影视剧里的恩仇快意,二次元动画里的插曲,还是《克罗地亚狂想曲》,都被她“折叠”进那些琴弦中。每一次展开,都给人一种全新的印象,可以抒情,也可以欢脱。弹到尽兴处,常常有人伴随着音乐,跳起舞来。

这个蒙着面纱的女孩名叫彭静旋,来自湖南怀化,今年25岁,在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留学。波尔多大剧院是她最常去的演出地点,因为疫情的缘故,她戴上了口罩,又加了一层面纱。

今年2月份,彭静旋(号:@碰碰彭碰彭)开始把她在街头表演的视频,发布在今日与西瓜视频上,仅仅半年时间过去,就吸引了800多万人的关注与喜爱。

在人群中

大学毕业后,彭静旋选择去法国读研究生,专业是音乐理论。

2018年的暑假,她和妈妈说想把古筝带去法国,因为每当外出时,她经常看见法国的艺术家在街头表演,小提琴、吉他、唱歌、跳舞......但很少见到中国乐器,也从来没见过中国人表演。她想试着在街头做一次演出。

古筝是小学时候妈妈给她买的,跟了她十多年,可以说是她的宝贝。古筝弹的时间越久,音色越清澈,也越珍贵。所以,彭静旋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将古筝运到法国。

第一次在街头演出时,她带了古筝、琴架、折叠凳、音箱,还有宣传古筝的小册子,并从衣柜里选了一件白色的裙子,头发半扎。

那次,她演奏了几首带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比如《青花瓷》、《赛马》、《阿拉木罕》,还有几首传统曲子,比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等。同学和她一起去的,路上她有些忐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他们喜欢不喜欢,没人听怎么办?”

演出进行了半个小时,反响不错。在法国,人们有为街头表演付费的传统。不断有人把钱丢进琴箱,还有人在她弹琴的时候站在旁边合影。她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了。

后来,每半个月,她会去波尔多剧院附近演奏一个小时,她的同学在旁边帮她拍视频。

视频中,她身着汉服,长发飘逸,动情地弹奏着耳熟能详的中国歌曲,而观众却是金发碧眼,身着西装、牛仔裤和皮夹克的外国人,他们用惊奇、陌生的眼神看着她,像看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闺阁女子,从古代穿越而来。

与古筝结缘

彭静旋的家庭音乐氛围浓厚,但如此吸引人的旋律,并不是轻易就能练成的。天赋和汗水缺一不可。

她的舅舅拉二胡,是乐团的二胡首席,她的妈妈喜欢唱歌,总会在家中唱《好日子》、《辣妹子》和《小背篓》等民歌。而母亲对音乐赤诚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对年少的彭静旋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耳濡目染下,她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小时候看《还珠格格》,她最喜欢看紫薇弹古筝,觉得古筝又好听又好看。有一天妈妈带她去乐器行,想给她买个乐器,她的小手指指向了一架古筝。然后从7岁开始,她便与古筝结缘,一直弹到现在。

上学时,彭静旋喜欢参加各种节日的文艺汇演,比如,六一儿童节汇演、元旦汇演,夏令营的文艺比赛,她一个不落。每天,彭静旋雷打不动地练习古筝两个小时,练琴时,妈妈会一直在身边陪着她,只要她觉得枯燥无聊了,妈妈就会给她唱谱子听,让原本枯燥无聊的练琴生活变得温馨有趣。

初二,她考过了古筝十级。初中毕业,她十四岁,决心成为一名专业的古筝演奏者。她想去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学古筝。

后来,她一个人去了武汉,住在音乐学院附中的宿舍里。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八点半去琴房练琴,练到十二点点吃午饭,回宿舍休息一会儿,下午两点继续练琴,六点吃晚饭,晚饭后回到琴房,练到九点,回去睡觉。宿舍、琴房、食堂三点一线,几乎不出校门。

在大学,每年彭静旋会做十几场演出,课余,她在琴行教小孩弹琴,收入不错,毕业后,她本可以加入民乐团,但后来还是决定出国留学,增加自己的音乐理论素养,同时也想找寻另一种生活。

音乐跨国界

说实话,在网络上走红,完全出乎彭静旋的意料,毕竟,她本来只是想在街头练练胆。但更多的关注也给了彭静旋一个机会——让更多人认识古筝和中国音乐。

在法国,很少有人知道这种乐器,他们以为古筝源自日本,甚至当彭静旋开始穿汉服,他们也以为这是和服。

地铁上,经常有小朋友拉着彭静旋合影,大人也会好奇地询问,她告诉对方,古筝是一种中国拨弦乐器,已经有两千年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也被称作“东方钢琴”。

古筝没有英文翻译,也没有法文翻译,她便耐心地教对方念,“guzheng”。后来,她干脆在演出时竖了一块牌子,用中文、法语、英文、拼音分别标明写法。

彭静旋后来发现,街头演奏更适合节奏明快的歌曲。在她的表演中,最受欢迎的的曲子是《上海滩》和《赛马》。《赛马》原来是一首二胡曲子,节奏奔放,每次演这首曲子,人们都会跟着跳起舞。国内的观众也喜欢,弹奏《赛马》的视频在西瓜视频上播放量超过了2000万。还有《赤伶》,夹杂昆曲的唱腔、戏腔,和古筝叠加,很受外国人的喜爱。

有一次,一个法国老太太听完她的《琵琶语》说,这首曲子给她一种小桥流水,曲巷人家的感觉,“非常好听,谢谢你,古筝的声音像水一样。”老太太这样说。那一刻,彭静旋觉得音乐是跨越国界的。

去年,她为自己计划了一场“带着古筝去旅游”,打算去欧洲的各个国家表演。她去了巴黎,在埃菲尔铁塔下弹琴,还去了瑞士,在日内瓦湖边也弹了一场,人们的反应都很热烈,为她鼓掌。瑞士一位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作曲家,在网络上看了她的视频,邀请她去音乐厅演出,还有人邀请她参加他们的婚礼。

走红的这段时间,彭静旋一直生活在法国,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她也不把自己定义成网红,“顶多算是弹古筝弹出圈了”,她说,“我一直是低着头弹琴的,走在路上也没有人认识我,对我的影响也不大。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或者喜欢古筝了,如果因为红能接触到我喜欢的明星,我还是蛮开心的。”

目前,彭静旋已经顺利通过答辩,即将毕业。她想试着申请博士,还想等疫情过去,继续带着古筝环游欧洲,向更多的外国人展示中国音乐。她希望她的生活和街头演出一样,复杂少一些,快乐多一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