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二美人图》,女子沉静的美!(雍正的十二美人)
画名:《雍正十二美人图》
画家:清-宫廷画家
规格:绢本,设色,184x98cm/幅,共12幅
收藏: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十二美人图》又名《胤禛美人图》,在康熙,雍正年间的宫庭画师所绘,描绘12位身着汉服的宫苑女子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等闲适生活情景。
中华珍宝馆 清 佚名 雍正十二美人图(胤禛美人图)ltfc.net/img/5d88739a9f601784c1ddd1f5画家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清宫女子冠服、发型、首饰等当时宫中女子流行的妆饰,为时为雍亲王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
NO.1
裘装对镜女子身着深蓝色裘装,可见细细的白色绒毛,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
画中背景是一幅墨迹酣畅的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表示自已清心寡欲、不问荣辱功名的志趣。
NO.2烘炉观雪屋内烘炉中炉火正燃,女子临窗而坐,轻掀帐帷,观雪赏梅。
屋外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白色腊梅尽情绽放,梅枝细劲,似乎要从窗口伸入屋内。细观梅花分五瓣,而拥有“五福花”的美称,被人们用以寓意幸福、长寿、吉祥。
NO.3捻珠观猫女子于圆窗前端坐,左肘轻倚桌案,右手捻着念珠,心向佛时处处皆善,不远处两只嬉戏顽皮的猫咪紧紧吸引了女子的注意。
画家参用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将远、中、近三景安排得有条不紊,从而扩展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显得意韵悠长。
NO.4持表观菊女子着青色外裙端坐于桌边,左肘搭桌上,右手握一只精美的珐琅表。桌上瓶中插有菊花,菊花淡淡的香味更配美人闺房。
背景墙面上悬挂着明代董其昌的诗句。不远处几案上的西洋天文仪器与女子手中的珐琅表表明西洋物件已渐为宫中时尚。
NO.5倚榻观雀着皮粉色女子斜倚榻上,手上把玩着合璧连环,室外喜鹊鸣叫喳喳,女子目视喜鹊,不觉入神。
画家意在表现冬去春来,女子观赏喜鹊时的愉悦心境,但却不自觉地将宫中女子精神空虚、孤寂压抑的心情溢于画面。背屏上书满了“寿”字,虽有祈寿延年之意,却也不敌“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祈盼。
NO.6博古幽思女子斜坐于斑竹椅上,双手撑椅背,垂目沉思。
正前一古桌上摆上各种精致物品,身侧的多宝格上摆放的各种瓷器,如“仿汝窑”瓷洗、“郎窑红釉”僧帽壶,以及青铜觚、玉插屏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NO.7桐荫品茗女子手持薄纱纨扇,端坐于廊前瓷凳上,一侧的梧桐笔直茂盛,女子左手端杯静心品茶,一派悠闲之景跃然纸上。
茶饮原是一种日常饮食行为,由于品茶论道的盛行,而成为历朝文人士大夫中的风雅之事,逐渐提高了茶的境界。图中月亮门内有一黑漆描金书架,满函的书籍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儒雅的书香气息,而且与仕女手中的茶具相互映衬,表现出宫中女子的文化修养。
NO.8烛下缝衣夏日夜晚,女子身着青衣端坐桌前,手拿红衣,在烛光下行针走线,如葱白般手指纤巧灵活。
古代女子皆要会女红,女红包括纺织、刺绣、缝纫等,在古代隶属于衡量女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中的“妇功”,是评价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女子们无论贫富贵贱,均以擅女红为能事。此图中女子兰指轻拈,针线穿行,低眉落目,若有所思。明窗外一只红色的蝙蝠飞舞在翠竹间,“鸿福将至”的吉祥寓意巧妙地蕴涵在图画之中。
NO.9消夏赏蝶女子着淡紫锦衣,手持葫芦倚案静思,着装淡雅,神情娴静。栅栏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
此画描绘的虽然是仕女夏日休闲的情景,表达的却是乞生贵子的吉祥意愿。萱草,又名忘忧、鹿葱。《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它以有助于孕妇生子,又有“宜男萱”之美誉。葫芦,属于生命力旺盛的多籽植物,常被用以喻 “百子”之意。画家巧妙地将萱草与葫芦绘于石侧、掌中,既增加了画面的观赏性,又蕴涵了求子的深意。
NO.10倚门观竹女子倚门看着门旁的翠竹,肤白貌美,举止端庄,鹅黄外裙更显女子娇嫩。庭院中满园春色,绿的翠竹、花叶相间的兰草、盛开的月季,各色的桃花。。。。争奇斗艳,以婀娜的姿态点缀出俏丽的景致。
NO.11立持如意仕女手持如意,立于庭院内赏花,神情有些忧郁。竹篱处牡丹花开灿烂,红、粉、紫、白争奇斗艳。
NO.12抚书低吟丹唇皓齿瘦腰肢,斜倚筠笼睡起时。毕竟痴情消不去,缃编欲展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