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汉服做常服 一穿就是二十年(你穿汉服的样子)
在刚刚过去的“超长黄金周”,汉服成为文旅消费的一大亮点。很多城市举行了以汉服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各个景点间不乏游客身穿汉服游园的靓丽身影。
2007年3月12日广州日报曾刊出专题《走进“汉服迷”大家族》,报道了深圳人刘荷花把汉服引入家庭走进日常的故事。十几年前,穿汉服的人凤毛麟角,更遑论作为日常服装,刘荷花成为一时佳话。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建议在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学位服。时隔15年,当记者近日再次见到刘荷花时,她依然在践行着自己的汉服人生,把汉服当常服穿了20年。
时光荏苒,她将汉服的“声音”传得更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图/由受访者提供
日常汉服着装获得飞跃发展
如今的“汉服热”,可以追溯到2003年。彼时,全球知道并喜欢汉服的人约近千人,他们常常举行线下汉服活动。在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的汉服活动,总是绕不开一个人——刘荷花(网名“汉流莲”)。她是一名会计师,很多人亲切地称她为“汉阿姨”。刘荷花在2003年接触汉服并逐步把汉服引入家庭之中。
当本报记者时隔15年再次见到刘荷花时,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交领右衽汉服式运动服,领缘、袖缘等地方还用上黑白相间的罗纹布。“这件衣服腋下两侧有口袋,非常方便日常穿着。”今年已68岁的“汉阿姨”说起汉服依然神采飞扬。她告诉记者:“除了传统节日穿汉服外,从2004年初开始,无论是上班还是居家,汉服都是我的日常着装。”这一穿,就是20年。
“当年想穿汉服要自己去市场选面料,然后翻书找资料画图再找裁缝加工,或者自己动手制作。”说起最早穿汉服的经历,刘荷花也满是感慨。经过汉服爱好者们20年的共同努力,刘荷花非常欣慰地看到,如今的年轻人可以轻松地买到心仪的汉服。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的人没有任何压力地轻松穿汉服出门。“让汉服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开心自在地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可以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刘荷花表示。
变成让父亲骄傲的汉服设计师
2005年,刘荷花一家身着汉服回梅州老家,并给父母带去了亲自制作的汉服。两位老人穿上后激动不已,开心地说:“我们赶上好时候啦,还能在有生之年穿上自己的祖宗衣。”不久之后,他们整个家族逐渐接受了汉服。刘荷花的父亲去世前还留下遗言,希望身着深衣下葬。后来全家也选择了汉家礼仪为他尽孝,完成老人家的遗愿。
刘荷花曾在博文里写道,2005年她父亲中风脑梗阻前,曾向朋友介绍她为“汉服设计师”。“父亲明明知道我是会计师却偏偏不提,可见汉服在老人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啊。”刘荷花告诉记者,随着早期的汉服推广者的成长,很多人都有了家庭与孩子。虽然他们参与汉服活动的时间减少了,但他们都把汉服引入家庭,让孩子从年幼时就开始穿汉服读经典,并在传统节日里穿着汉服过节。
让刘荷花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深圳福田区举办的汉文化活动中,表演者穿上汉服走秀,活动还举办了汉服游园。她说:“汉服正在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走完民俗化的过程。”
身体力行 让汉服影响更多的人
汉服重现20年来,期间一直讨论不断,包括汉服路线和形制等方面。如汉服是该走精英路线以礼服进行推广,还是走平民路线作为日常着装?汉服形制要坚持以文物为标准,还是要适应现代生活进行改良?刘荷花认为:“寻求答案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摸索、坚持去做。”
因此,刘荷花以极大的热情跑广州、深圳的布料市场,挑选合适的面料制作汉服。她还把心得分享给网友,并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汉服活动,几乎每次活动都带领全家参加。此外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帮助有志于创造汉服品牌,走汉服商业化的年轻朋友。
2011年开始,刘荷花每年都去马来西亚为当地华人教授汉服剪裁制作技术。后来六期的汉服裁剪课程,学员遍布马来西亚全境,也有不少新加坡过来的学员。刘荷花连续坚持了7年的南洋教学之行,把汉服复兴的种子播撒在马来半岛。2011年第一期汉服裁剪课程结束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一场文化外事活动——《聊斋志异》马来文版移交仪式。刘荷花的女儿和一位当地华人身穿汉服代表中国,与另外一对身穿民族服装的马来西亚青年同台,作为礼仪人员呈现各自国家的民族形象。刘荷花说:“这也许是汉服在海外首次展示在中外宾客面前。”
穿出了全新的汉服产业链
20年一晃而过,刘荷花仍在以各种方式持续参与到汉服活动中。对于未来,她也有深深的期待。“汉服产业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初具产业规模,这些成绩是靠千千万万个热爱汉服的人们。穿上汉服也是把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穿在了身上,他们穿出了一个全新产业链。”刘荷花说。
刘荷花希望,随着汉服文化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够及时地建立“现代汉服工业体系”和“现代汉服文化体系”,前者是规范汉服的生产制造,后者是文化软实力。
如今,在学术研究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加入了研究汉服的行列,撰写论文和出版书籍。刘荷花说,“我们呼吁建立汉服学,汉服学不仅仅是服装学,它涉及到服饰史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跨学科门类,希望各个学科的专业人士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