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汉服礼仪体验真有趣,中法小学生成为小小“文化传播使者”(汉服学堂礼仪心得体会)

长江日报5月31日讯 衣冠赫奕,蝉衫麟带,华裾鹤氅,缓带轻裘。5月31日,在武汉市中法友谊小学第九届知音文化艺术节暨首届汉服礼仪节上,来自中法两国的近1600名小学生同穿汉服,共学古礼,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受。

活动中,同学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汉服,模仿古人射箭、下棋、投壶、写毛笔字,玩得不亦乐乎。在最具人气的学古礼环节中,同学们发现,看起来简单的行礼方式,原来还有很多讲究。

“行天揖礼时,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约60度;行时揖礼时,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俯身约30度。”武汉市中法友谊小学四(3)班的何依阳说,汉服礼仪是中华文化经久不息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包容的一种表现。何依阳告诉记者,她曾看过法国演员的话剧表演,剧本里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素材让她印象深刻。“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在交流中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文化。今天和法国小学生一起感受汉服礼仪的魅力,感觉很棒!”

学生们练习书法。(校方供图)

学生们练习投壶。(校方供图)

学生们练习下棋。(校方供图)

现场,一群来自武汉法国国际学校的小学生对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颇感好奇。该校一年级的罗文茜会讲中文,但是学习踢毽子还是第一次。她仔细听了老师的讲解后,便亲身体验了一番。只见她将毽子高高抛向空中,目不转睛地看着毽子的下落速度,右脚迅速抬起,准确踢中毽子的重心。她说,这种玩法平时难得一见,希望能和武汉的小朋友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

“这种体验方式很新颖,能让中法小学生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使者,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不少老师感慨地说。

(长江日报记者艾晨光 通讯员余少芹)

【编辑:刘昊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